-
嫉妒能成为一种积极的情绪吗?
嫉妒通常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会导致沉思、怨恨甚至暴力。然而,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可以体验到“良性”嫉妒,即他们利用嫉妒的感觉作为提高自己的动力。例如,良性嫉妒可能会导致某人试图模仿一个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人的最佳品质。
594 88 -
比较对你有什么帮助?
当人们使用社交网络来推动自己时,社交比较可能非常有益。在一项研究中,友好竞争在推动人们多运动方面非常有效,因为同龄人会互相推动,跟上步伐,做更多的事情。在这种“社会棘轮效应”中,每个人的活动都会产生更多的活动。在社交网络中,人们只是互相给予积极的鼓励,这远远没有帮助。
666 599 -
为什么自恋者需要超越其他人?
自大是许多自恋程度高的人的核心特征。但是,将自己视为上级也需要将其他人视为下级。研究发现,虽然大多数人都是出于对社会包容和认可的需求,但那些自恋程度高的人是出于对地位的需求——站在群体之上,而不是被欢迎加入群体。
541 309 -
将自己与比自己做得更好或更差的人进行比较更好吗?
人们通常会进行向上或向下的比较。在向上比较中,我们将自己与那些我们认为在某些方面比我们好的人进行比较;在向下比较中,我们做的恰恰相反。不出所料,研究发现,向下比较会让我们对自己感觉更好,但每种方法都有危险——不安全感和嫉妒,或过度自信和傲慢。
648 233 -
为什么比较会让人感觉不好?
当我们犯了只将自己与某些特征的典范进行比较的错误时,比较更有可能让我们感到难过。例如,许多人认为他们的社交生活不如其他人活跃。但在进行此类比较时,人们往往只将自己与他们认识的最社交的人进行比较。理解这种偏见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更现实、更有动力的比较。
780 186 -
男性或女性更有可能认为自己比平均水平好吗?
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为他们的智力高于平均水平,但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夸大自己;在调查中,超过70%的男性表示他们比平均水平更聪明,而女性的这一比例约为60%,他们更有可能“强烈同意”自己比平均水平聪明。
938 433 -
社交媒体对自尊有害吗?
不断查看社交媒体上充斥着派对、音乐会或其他有抱负的活动的图片,会降低自尊,导致抑郁。但一些研究发现,这种风险主要影响那些神经质特征较高的人,而另一些研究则表明,使用社交媒体可以增强自尊;例如,当人们回顾自己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照片时。
674 497 -
我怎样才能停止与他人比较?
为了不那么容易受到痛苦的比较,请注意促使这种行为的人或事件。承诺对自己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深表感激。记住,人类想要别人所拥有的东西的倾向是浪费时间,除非你在另一个人身上看到和“垂涎”的是具有深刻价值的东西,比如他们的慷慨或善良。
。
。
193 27 -
比较的好处
当个人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以此衡量自己的个人发展或激励自己改进,并在此过程中建立更积极的自我形象时,比较可能是有益的。然而,要避免负面比较的陷阱,需要自律。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对比较的反应取决于我们将自己与谁进行比较:当我们只是想对自己感觉更好时,我们倾向于与比我们更糟糕的人进行比较,尽管这可能会成为一种不健康的习惯。然而,当我们想改进时,我们可能会将自己与与与我们大致相似但在一个或另一个特质上取得更高成就的人进行对比。
970 126 -
比较的危险
西奥多·罗斯福称比较是“快乐的小偷”,他可能是对的。社会比较可以激励人们进步,但也会助长评判、偏见和过度竞争或优越的态度。大多数人都有社交技能和冲动控制能力,能够将自己的社交比较标准与自己保持一致,不会因比较而产生任何嫉妒或怨恨。但他们的真实感受可能会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
294 113